跳到主要內容區

麻省理工學院之家的人生旅程 校友田介純獲The MIT Press出版電子書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發佈日期 : 2015-07-21

本校建築系46級校友田介純於半年前獲The MIT Press電子書,書中藉著100幅她的畫作及中英文說明,述說她與同為本校校友、土木系46級夫婿王汝樑攜手偕老的人生故事。

他們從成大畢業後來到了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園,實現了共同的夢想,開花結果的愛情由同學朋友結為夫妻,教養的三個孩子也順着他們的脚步踏入麻省理工學院。最近,大孫兒也剛被麻省理工學院提早錄取,這段麻省理工學院之家的人生旅程人生經歷,應能為您帶來無限希望和鼓勵。

為此,校友聯絡中心特別再次刊登第三期《成人之美》所載的〈相愛53載 田介純:「再多10年還是不夠!」〉,與您分享這份感動;同時,我們也附上新書在The MIT Press的購書方式,提供給您參考:

1. Amazon Kindle         

http://bit.ly/Kindle_LifeJourney

2. Google Play              

http://bit.ly/Google_LifeJourney

Type the above address on space bar for opening  if it does not work by clicking

3. iBookstore              

https://itunes.apple.com/us/book/life-journey-mit-family/id944346706?Is=l&mt=ll(http://bit.ly/iBook_LifeJourney), though you have to be inside Apple's walled garden to purchase the content 

4. MIT Press website    

http://mitpress.mit.edu/books/life-journey-mit-family

Both ePub and PDF versions are available.  You get both when you order directly from this website. Have problem call 800-207-8354 or 800-405-1619

MIT website may not be as smooth as it should be to some people. One reader wrote down his experience for your reference:

(1) Go to the website and select the eBook

(2) Make an account on MIT press

(3) Purchase with credit card

(4) Go to MIT Press ebook library:  http://cloud.firebrandtech.com/mitpress/library

(5) Download pdf

(6) Download and install Adobe Digital Editions:  http://www.adobe.com/solutions/ebook/digital-editions/download.html

(7) Start Adobe Digital Editions and click on “File: Add to Library”

(8) Look for the file (9780262757904.acsm) on your hard disk. The file usually goes to the downloads folder.

(9) Click the box that says “I want to authorize my computer without an ID.” You can also create an Adobe account if you want.

(10) You can now read the book on your compu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愛53載 田介純:「再多10年還是不夠!」

(原文刊載於校友中心雜誌《成人之美》第三期)                        

文/陳宜彣 畫作/田介純  

 1953年,台南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放榜,田介純,這個有著男性化的名字的十八歲女生,在成大建築系名列前茅,看榜的王汝樑,就此對這個名字留下印象。開學後,王汝樑走進男生宿舍,赫然見到「田介純」也被列在男生宿舍名單上,心裡百般疑惑,直到隔日,走進教室,才終於一睹她的廬山真面目。  

 「其實一般男女交往的那一套我們都沒有啦,也沒有約會,就是一起唸書。」已過古稀之年,留著一頭俏麗短髮的田介純談起兩人相知相戀的往事,臉上忍不住掛起幸福滿溢的微笑。  

 「我們沒車也沒腳踏車,在學校往來都是步行,我們很享受林蔭大道和明朗的日光。」在「林蔭大道趕上課」這幅畫中,田介純這樣寫著。

 

K書夥伴感情漸增 中秋月下許終身  

 這對從「一進學校大門就認識」的好朋友,就這樣很自然地開始了一起唸書的日子。儘管當時社會風氣較為保守,但兩人的交往以前途為重,互相激勵,成績在班上都名列前茅,「父母也沒什麼好反對的。」  

 上大學後的第一個寒假,兩人各自回家,由於接近農曆新年,王汝樑寫了一封信問候田介純,並感謝她願意與他一起K書。從來沒與男生通過信的她不知如何是好,並沒有回信。  

 當時建築系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專屬的工作桌,常常需要熬夜趕圖的兩人幾乎以建築館為家,然而,原本就讀於台北工專土木科的王汝樑考上成大建築後,發現自己實在不擅長於畫畫,於是在大二時轉至成大土木。「因為他知道他再怎麼畫都畫不贏我啦!我們兩個都不認輸。」田介純笑著說。儘管如此,王汝樑仍然常常回到建築館,與田介純在同一張桌子上唸書。  

 大三的中秋夜,兩人首次在一起慶祝節慶。情投意合的他們,在皓皓月光下,許下了一輩子的承諾。「現在我才知道,這個承諾,是生死不渝的。」2006年,田介純面臨人生中最大的挑戰:丈夫兼知己王汝樑辭世。傷心不已的她,藉由一系列的回憶畫作,療癒自己的傷痛。

 

「喜歡就付出,不要計較對方付出多少」

 大學畢業後,王汝樑至軍隊服兵役,田介純則先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求學,兩年多的時間,兩人通信從未間斷過,兵役結束後王汝樑獲得伊利諾大學獎學金,超過1700公里的距離,一年多的時間,兩人僅僅見了兩次面,加上一週一信的魚雁往返,及一通聖誕節打的長途電話。「電話也只能講三分鐘,因為那時候每分鐘以美元計費!」田介純說。

 1961年6月,田介純從MIT畢業,7月,兩人就在MIT的小教堂中結婚了。「因為我們早就認定彼此了!」她說,兩人共同走過八年,彼此對對方都是專心一意,並且相當了解,想法也相當契合。

 「有的人一輩子都沒遇到(真愛),我很幸運,第一個就遇到了。」提到如何經營幸福婚姻的秘訣,田介純說,自己找對象不會看對方的家世背景,「我喜歡他,我就付出,不要求對方什麼,也不要想改變對方什麼。」她強調,雙方一定要獨立,不要去計較對方付出多少。2006年,王家聚會中,有人要王汝樑講「美滿婚姻的經營」,王汝樑笑說「我們每次吵架,就先說好,輸的那一方要打屁股。」田介純笑著回憶,並說,王汝樑幽默、脾氣好,也是兩人很少爭執的原因。

 至今,王汝樑辭世已五年有餘,田介純坦承,自己仍然十分想念丈夫,「我很高興我能擁有這麼美麗的回憶,也很珍惜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光。」

 相愛五十三載,兩人都是對方的初戀,田介純說,「就算再多十年,還是不夠,(跟他在一起),永遠不會覺得太長!」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