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傑出的青春,就由色香味俱全的回憶取代吧 - 專訪物理92級 廖建勛
他的大學生活其實很簡單,就像時下的大學生,喜歡窩在宿舍打電動,
偶爾和外系的女生聯誼, 有時候興致一來,同學三五成群騎著機車衝高雄。
約好訪談的那天,在校友聯絡中心裡他顯得渾身不自在,
直說自己實在稱不上「傑出」─「只是很久沒來台南,所以回學校看看。」
這一路,從台中到台南,不僅路途遙遠,同樣地也連繫起自他畢業後近六年的時間。
比考試簡單的訪談
回憶起大學的生活,印象最深刻的也許是那些隱藏在街頭巷尾的小吃,某某巷子口的鴨肉羹,或者細數育樂街某某店家是否依然營業。他好奇的問:「你們現在也都去安平玩嗎?」他興致勃勃的像是要在流動的記憶中找尋一點不變的痕跡。我們建議他可以回校園走走看看,他也聊起台中哪裡好玩。
他記得當年物理系每個禮拜都有電影會,只是單純的播放電影,吸引他參與了好幾場,他說:「反正沒事」;偶爾也參加溜冰社,雖然只是「插花」的性質;流浪狗、松鼠、麻雀是許多成大校友的共同回憶,他當然也不例外,「成大的狗專咬鬼鬼祟祟的人,像我們住宿生習慣穿得拉哩邋遢的,牠認得了就不會咬。」他笑著說;還有物理一館大池塘裡的那兩隻大神龜,總被他們趁著服務學習的打掃時間抓起來玩……
這些都是他談起來欲罷不能的快樂回憶,但談回課堂上的生活,他說:「這是很嚴肅的問題。」戲稱每個暑假都在暑修的他,不得不承認因為著迷於電動遊戲,加上國、高中以為有興趣的物理,和大學教的東西其實很不一樣,實在無法吸引他學習。每到考前只好緊急借來同學的筆記,然而臨時抱佛腳終究是……嗯,有看沒有懂,他說:「所以被當了阿。」儘管當時很多老師都曾語重心長地建議他好好上課,卻也莫可奈何。這該是年輕時一段難忘的糗事吧!
刪去法找出興趣
儘管如此,當大四即將畢業時,見不管是成績優異或者是「吊車尾」的同學皆為了考取研究所而努力著,他也跟著報名了補習班。一陣惡補後考上了中山大學物理研究所,只可惜兩年後雖然修完了所有的學分,卻礙於論文,無法拿到碩士學位。那時他心想:與其繼續留在高雄不知道畢業後可以幹嘛,不如先回台中沉澱,思考下一步。
曾經他也想過趁著研究所課少修完教育學程,但終究因為現實考量暫且擱置。回台中後,一次到國中當代課老師的機會,讓他不禁想試試自己適不適合執教?
答案恐怕是令他挫敗的。國中學生雖然喜歡跟年輕老師稱兄道弟,但管教上卻讓他心有餘而不足,直呼:「國中生秩序不好管,對聽不懂的理化一點興趣也沒有,根本不想上課,不像國文至少可以聽懂老師說什麼。」他不無遺憾的說:「也許是因為我不會教,班級成績一直帶不起來。」除了了解自己不適合當教師外,那段時間的另一個收穫是,趁著課餘的時間,他在東海大學完成了碩士學位。
後來,他選擇到台中工業區從事光學方面的工作,之所以沒選擇一般物理系相關的半導體行業,是因為考慮到半導體比較制式的工作方式,不是他喜歡的。那時候碩士畢業薪水大約三萬五左右,而部分大學畢業生也可以拿到三萬多,這差異不大的薪水,不禁讓他開始思考要怎麼樣才可以優於別人,享有更好的生活?加上科技業面臨經濟不景氣,成長表現不同以往亮眼,大致只有排名前二十名公司的員工才能夠享有分紅,仔細推算起來年薪還不到一百萬。這種情況下,自認不是公司「非要不可」的人才,他於是下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做對決定,讓想望開花結果
他仔細衡量後,決定從科技業離職,轉而投入高普考競爭的行列。
研究過高普考諸多考科後,他放棄與物理相關性高的電子工程,選擇了核子工程。這次他的考量的理由是「核子工程的錄取率較高。」錄取率較高的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考生較少。原本他以為全台灣沒有一個系所教授核子工程,後來發現在清華大學有一個核子工程系(所),只是十幾年前反核議題浮上檯面,核四是否應該興建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在社會輿論下逼不得已只好改名,改稱工程科學系。
然而這些年溫室效應加劇,火力發電造成汙染的影響恐怕遠大過核能危機,台灣以火力發電為主,核能發電不到20%,他相信核子工程將再次受到注目。儘管如此相較今年文科暴增3倍的考生,理科只增加1.5倍的情況是好上一些。他知道與自己競爭的對手就是清大工程科學系的學生。該系學生畢業後不是參加高普考,就是到台電核電廠工作,台電甚至提供獎學金名額,讓成績優秀的同學不需要經過考試就可以加入團隊。
他於是能夠找到已經確定可以到台電工作的學生來擔任自己的家教,他說:「這種事情當然不能太高調!要是被其他準備高普考的同學發現,他會被唸的。」我們笑說這種行為無異是「吃裡扒外」,但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付出與努力,相信就算請來再怎麼厲害的家教,也是沒有用吧?
大學時期因為不認真上課,總是跟同學借筆記的他,這次又重新回到筆記堆裡,唯一不同的是這次他認真多了。他分析的說:「國文、英文的能力是平常累積的,相較之下,念了就有分數的專業科目,才是決定的關鍵。」和其他考生一樣,他找來了許多考古題,但提醒自己不要依賴解答。「答案要自己去研究出來,自己有咀嚼過、思考過,東西才真的有讀進去。考試時候看到的題目一定不會一樣,加上緊張就容易出錯,但這樣的練習,對考試一定會有幫助。」
做為全職的考生,他一天大約花上四、五個小時讀書。他也說:「不是你花越多時間念,就可以考比別人好。」掌握擅長的科目,穩紮穩打的準備。一個禮拜運動三天,大多去游泳,放鬆自己的壓力。生活就這樣規律的度過,到考前緊張到睡不著覺,到後來放榜,他想必完全沒料到自己竟然是核子工程的榜首!「我自己也嚇到了啊!」
考前已經公布了正額的職缺,分別是台北的原子能委員會和桃園核能研究所。前者作為監督核電廠的單位,工作內容偏實務;後者比較像是研究機構,擁有各領域的人才,分別專注在某個區塊的模擬。儘管對實際工作內容仍然不是那麼清楚,他也已經決定到和自己個性比較適合的原子能委員會就職。而他也坦承未來如果有機會的話,當然會繼續升等考。他說有些在台積電工作的同學現在也在準備高普考,原因很簡單,其實就是科技業不如以往活絡,加上現代人大多渴望擁有高品質的生活。於是有些人寧願捨棄薪水不比往年高,壓力卻比以往大的科技業。
生活哲學家
訪談的最後,他提到一位周老師。在台中工業區工作的那段時間,因為找不到生活的重心,爸爸告訴他可以去找自己從台中高工執教退休的友人,也就是周老師,學習自動控制的技術。後來他天天往周老師家跑,周老師也不吝惜教給他許多,也拿些高職學生的課本給他參考,比起大學難解的物理,這對他來說容易多了。跟著周老師從五金行買材料回家實驗、學習,對他來說想必是段快樂且充實的日子。
他想了想周老師最吸引他的地方,應該是他對教育非常有一套方法,透過身教,潛移默化地讓他了解許多人生道理。好比看到新聞事件,周老師說:「這就是因為人生沒有重心,才會做出這種事來。」他忍不住要問:「什麼是生活重心?」周老師就用這樣對談的方式,讓他學會去思考人生。
現在他已是周老師的乾兒子,但問到是否找到了人生方向,他說:「應該快了吧!」
「有深度的話,我講不出來......」
他並不是功成名就的企業家、學術卓越的研究者、或是其他領域傑出表現的校友,他也許還不了解自己受訪的原因。然而事實卻是──除了少數了解自己目標、並且能夠貫徹執行的人,多數的學生就和他大學時代一樣,迷惘於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有深度的話,我講不出來……」儘管他說不出什麼建議給在校生,但我們想:幸好,他的故事已說了足夠。
他,是廖建勛,成大物理系畢業生。一個曾經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現在正要慢慢找到的學長。
(文 / 中文98 郭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