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夢想! 五十年越醇越香──李雄武說故事
文 / 校友聯絡中心 郭旻靜 (中文98)
李雄武 的 成功學 |
1 年輕時候,一定要有大志! 2 三個訣竅:不要慌、入境隨俗、要專一 3 做讓自己高興的事情,不高興、感覺勉強的不要做。 |
這些話雖然都已經是老生常談,你可能聽過幾千萬遍,但背後卻都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假如多年後,你還能記得其中一個故事,那我說給你聽就值得了……
頂著九十六點多高分畢業前,劉炯朗(電機系45級)想必沒料到,自己將成為學弟們心中的偶像。
「我讀成大的時候,他已經畢業了。雖然我們之間並沒有交集,但每次上系主任的課時,主任總是說學長多優秀啊,是有史以來分數最高的,要我們向他看齊,學習他的榜樣。如果跟你講一個遙不可及的對象,你可能沒有感覺;但講一個跟你比較有關系的,你就會開始相信──他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談起這段往事李雄武(電機50級)彷彿又是當年那個憧憬學長的學弟。
「接下來,我說的每個故事都是真實的,絕無加油添醋。」僅管認為獲頒為98年傑出校友,有點不好意思,「但也不好意思說:成大,你搞錯了!我只好勉強自我膨脹一下。」李雄武這樣笑著說。是這樣的謙遜讓他樂於接受採訪,並歸功自己的傑出於母校,而非個案的突出,一如專訪隔天他在母系演講「離開母校五十年」,即是身邊幾個同學成功的故事開始談起。
趁早立大志
故事開始的那一天是成大的新生訓練,累了一整天,學校行程總算結束。入夜後,三位電機系新生躺在草坪上,望著星空談起各自的夢想。第一位同學說:「我將來要當行政院院長。」第二位同學說:「我將來要當工學院院長。」第三位同學說:「我將來要得諾貝爾獎。」他們興高采烈地準備迎接新生活。
轉眼間,五十二年過去了,李雄武在講堂裡對著台下的學弟妹,展示著當年大夥在碧潭的合照。他說:「每一個故事都有一點教訓,我首先要說的是:年輕時候,一定要有大志!」好比草坪上那三個青年。一開始立定遠大的志向,然後努力往前走,盡可能去達到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那麼成功也就不遠了。
李雄武舉例,後來第一位同學,雖然沒當到行政院院長,卻成了美國紐約理工大學(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New York)的校長,他就是張鍾濬。1962年自成大畢業後,張鍾濬進入哈佛大學就讀,就讀應用物理,同期還有三位來自台灣的同學,他們畢業自台大電機或者台大物理,共同特點是他們都曾是大專聯考的狀元。一次就碰上三位高才生,張鍾濬心想:「怎麼拚得贏他們呢?」後來他告訴自己「他們再怎麼厲害,也是一雙手兩隻腳。」於是決定穩扎穩打,如今,張鍾濬有著不亞於他們三人的傑出表現,他自認為訣竅就是「不要慌」!
第二位則是李雄武從初中到大學的同學周武修,他的訣竅是「入境隨俗」。周武修鼓勵留學生到了國外,應該要積極走出華人的生活圈,多認識一些不同的朋友,融入當地社會。在美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想參與政治,並不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周武修卻憑著「入境隨俗」的本領,成功打入美國社會,於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時擔任財政部長助理。
1985年左右,美國國稅局打算將電腦系統汰舊換新,然而牽涉到財務狀況、技術層面等問題,已延宕了好幾年未能順利進行。當時國稅局派了幾十個人,慎重的帶了一大疊資料,前來找周武修開會。會議進行兩個多小時後,周武修告訴他們:「你們說的東西我無法吸收,麻煩你們回去整理成三張圖表,再來向我報告。」幾個月後,幹部拿來三張圖表,周武修就拿著這它們向財政部長報告,部長進而向立法院申請經費,成功通過實行。周武修說:「向上級報告要簡明,上級官階越大越要簡明。」因為成功推動這項工程,當時財政部稱他為「三表博士」。
除故事中三位同學,另外以一個台灣去的工程師卻能擔任Hughes Electron Dynamics董事長的方廷昭視「助人為快樂之本」為自己的座右銘;而於1975年發明InGaAsP雷射,並曾獲頒國際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學會大衛.薩諾夫獎(IEEE David Sarnoff Award),在業界及學術界都有很好成就的謝肇金則指出成功的絕竅在於「要冒險」。
如果不是愛迪生?
那麼第三位同學呢?李雄武很不好意思的說:「第三位同學成就最不好,而我必須很慚愧的承認──那就是我。」虛懷若谷的他依然給了學弟妹「要專一」的建議。他指出如果你像愛迪生一樣天才,一生中能創造出一千多個專利,那麼當然不需要「專」,但世界上能有幾個愛迪生呢?
年輕的時候,因為對自己的了解不夠,想專一也無法。若找到的不是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等到哪天發現真正喜歡的東西,也沒辦法回頭了。相對地,有了一定年紀後就要「專」,否則什麼都學,最後卻什麼都不精,只是一事無成。科學家或學者要想留名,一定要和一項發明或理論連結,例如提到胡適會想到白話文運動,提到高昆會想到光纖。
李雄武接著舉自己作為例子,大學畢業、退役後就到美國伊利諾大學就讀博、碩士,之後就直接留在母校教書。他說:「教書的生涯還算平穩,三十四歲時我已經是教授了。雖然寫論文、做研究幫助自己升等沒有問題,但我發現這並沒有為我帶來成就,我知道自己不行......」
破釜沉舟下定決心
直到四十八歲那年,他發現自己對於軍事雷達很有興趣,想進一步探討「Theory of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這一題目。在軍事上,雷達的應用非常重要,功能好比用以發現敵人入侵的眼睛。雖然一架飛機很大,但透過形狀設計、材質挑選減少雷達的反射面積,甚至可以造成飛機和小鳥一樣小的錯覺,這麼一來,就不容易被敵人發現。
然而因為涉及實驗成本太高,所以精密的計算是更為必須的,李雄武試著從雷達的方向畫出幾千、幾萬條的射線,加總起來就可以知道反射面積的大小。雖然他不是最早提出這理論的,但卻是將它發揚光大的第一人。「在美國做國防科技,只要有好的想法都可以找空軍合作,申請經費,唯一的壞處就是做出來的成果,都是軍方的,你不能再拿去賣。」他笑說,「不過做國防的,也只有軍方一個顧客而已。」僅管不少人認為當教授是鐵飯碗,但考慮到這是項很大的計畫,李雄武還是決定離職專心研究,開設了公司DEMACO。
最開始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和一台電腦,他笑說:「除了腦袋,根本沒有資本。」四年後開發出軟體Xpatch,那時公司已經發展到擁有五、六十名員工,他笑說:「後來被SAIIC收購,我就從小公司的董事長便成了大公司的職員。」由此可知找對專一的那個「一」,有多麼重要!
李雄武學長於校友傑出成就獎頒獎典禮 |
成大的教育
「當年我到美國身上只有借來的兩百元美金,其他同學都差不多,我們靠的是什麼?就是五個字『成大的教育』。」李雄武回想小時候的生活,父親是公教人員,家裡小孩很多,因為日子過得很苦,知道只有讀書是唯一的出路,而且對家庭非常有責任感。但想到自己下面還有弟弟、妹妹,他更督促自己努力,以改善家庭環境,他說:「有時候生活在困苦的環境裡,反而是好的。」
「坦白說,當年讀成大也是因為考不上台大,不過後來反而覺得這是福氣。」就讀成大時因為住在學校宿舍,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也因為有更多時間和同學相處,對於後來在社會的人際關係很有幫助,直到現在很多好朋友都還是成大的同學。也許是因為台南環境相較台北單純,學生生活也相較緊密,培養出不少革命情感。假如當時考上的是台大,也許沒有機會體驗這些,李雄武對此感到慶幸。
五十年過去了,成大的教育環境更加完善,他期許學弟妹好好衝、好好幹,將來前途一定會更光明,訪談到了最後他說:「做讓自己高興的事情,不高興、感覺勉強的不要做。」除了謙虛不自傲、與同學五十多年緊密相連的深厚友誼等印象外,李雄武聊起自己的休閒運動壁球時,同樣興致勃勃。想必熱愛壁球這樣激烈運動的他,也是抱持熱烈的、活躍的心,積極、樂觀地面對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