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賽馬會首位華裔行政執行總裁黃至剛校友返校演說
香港賽馬會首位華裔行政執行總裁黃至剛校友返校演說
一九九七年被選為香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的香港賽馬會總裁黃至剛校友,六月二日返回母校與四十幾年前的老師張象賢、莊君地、徐迺良等人敘舊,老師們對於機械系能出一位世界級的傑出學生都與有榮焉。黃至剛校友也將發表演講,以「經營管理蛻變,車馬動力來源,香港賽馬會的獨特經驗」為題,暢談他如何經營這個香港最大的企業組織。
中午機械系特地為黃至剛總裁舉辦歡迎餐會,黃校友看到九十七歲高齡的張象賢教授、九十歲的莊君地教授與八十多歲的徐迺良教授也出席非常的高與,與他們熱情寒暄並回憶當年在母校求學時的趣事。機械系元老李克讓教授致詞時表示,這是機械系豐收章節,不但出經濟部長林信義及國科會主委翁政義均是系友,黃校友的成就一樣讓人激賞,看到學生如此傑出表現,其實就是老師最大成就。
黃校友說,他應該是在民國四十六年九月到學校入學註冊, 但教育部把他的資料寄丟了,直到十一月才到學校報到入學,當時教務長莊君地還擔心他趕不上進度,好心推荐他到國防醫學院去,但他已經吃了秤鉈鐵了心,非唸機械系不可。 上學的第一堂物理課,老師便來個小考,他仗著自己有一點物理底子,滿懷自信的提筆上陣,結果考卷發還,卻是一個大鴨蛋。當時年輕氣盛,自是不服氣跑去找老師討公道,未料老師告訴他,結果正確還不夠,計算的過程也很重要。這件事讓他深受啟發,了解到追求學問不能依樣畫葫蘆,真理才是最重要的。
黃校友回憶,在學校打下非常深厚的基礎,因為老師教學認真,要求也相當嚴格,凡事都必需追根究柢弄到懂,不准學生打馬虎眼。即使至美國深造,教授也從未向本校老師這麼嚴格,一路走來,能夠紮下如此深厚的基礎,要歸功在本校求學四年。他打趣表示,台南是個求學好環境,不似台北誘惑那麼多,當時學校男生有四千人、女生只有兩百人,也交不到女朋友,只好努力向學。
黃校友一九三九年生於福建,長於香港,以第一志願至台灣就讀本校機械系,一九六一年畢業,後赴美取得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機械博士,同時亦以氣體動力學之研究工作贏得「傑出研究獎」 。一九六四年進入美國福特公司工作,由於黃博士在福特汽車集團的出色表現,一九八四年他被公司派至台灣出任臺灣福特六和汽車公司產品開發處處長,一九八七年其出任銷售及市場部部長,翌年福特六合首度在台灣市場奪得領導地位,一九九三年他升任行政總裁,福特六合收入高達二十億美元,成為台灣最大的汽車製造及銷售公司,一九九四年升任總經理時,獲台灣全國最佳企業經營者的「金商獎」。黃校友締造了多項華人在福特六和從未達成的記錄。
黃校友亮麗的表現,讓香港馬會在一九九五年時慕名挖角,黃校友成為香港賽馬會首位華裔行政執行總裁。此次的成大論壇很特別,講題跳脫學術議題,內容十分通俗化。邀請亞洲經營之神、香港賽馬總裁黃至剛博士,於國際會議廳主講「經營管理蛻變,車馬動力來源,香港賽馬會的獨特經驗」,與大家分享刮刮樂、六合彩笑話一束,六合彩管理機構:香港賽馬會及獵頭內幕「台灣人掌舵」 ...等,暢談他豐富的人生經歷。
黃校友演講時表示,由執掌汽車公司至香港馬會,他其實是賽馬門外漢;更由於他在台灣求學、工作多年,一九九五年接掌香港馬會時,當地媒體更發出質疑馬會行政總裁為什麼是台灣人?他憑其管理專才入主馬會,並讓逐漸式微的香港馬會再現生機。台灣不能睹馬,但談到香港馬會所經營的六合彩,很多賭客應不陌生。每周二、四的開獎,不但香港人關注,連台灣、大陸廣東都有許多人關心,他幽默表示,不管海峽兩岸有多大的分山支,每星期總有兩天有共識。
台灣近年來博奕條款及離島開放賭場話題炙手可熱,黃校友表示,依其觀察,台灣開放賭博應是必然趨勢,關鍵是必須走出自己的路,賭博一定要與公益事業相結合,比照香港馬會「賽馬惠慈善」的模式才能永續經營。全球有很多馬會,不少馬會同業告訴他如果能夠重來,一定會遵循香港馬會的模式, f可謂香港馬會模式,就是與慈善事業緊密結合,賺錢不落入私入口袋,而是回饋社會。
賽馬雖然是一種賭博,但香港賽馬和其他同業最大的不同,收入多用於慈善及社會建設,每收入一元就有九毛七分是回饋給社會。只用三分作管理費用和更新設備。過去十年之間,馬會捐獻給香港社區的社區福利、教育訓練、醫療、體育、康樂及文化經費共一百零四憶港元,折合新台幣四百四十億元。不論是六合彩或是賽馬,比賽過程都是公正、公開,因此自然能夠得到香港民眾認同。
黃校友指出,近年來香港賽馬會也做了一些具前瞻性的工作,例如鑑於大陸的新移民增加迅速,舉凡就學、就業、婚姻和語言的學習諸多問題,如末妥為解決,將會成為杜會問題,所以賽馬會成立許多輔導中心,甚至至廣州設立一所先修班,讓內地移民先停留一段時間學習新事務。
香港馬會的現況,幾年下來,馬會的確變化深刻。我們有清晰一致的工作目標:服務要令顧客完全的滿意。 業務重新定位:馬場除了賽馬博彩之外,還可以是社交、娛樂、飲食相聚的好地方。以市場調查,作為服務品質的衡量標準:每六個月做一次調查。重整架構及生產力:我們切切實實的進行機構重祖與減肥,積極提升生產力,提高透明度,加強溝通,提升賽馬形象。
綜觀過去數年,亞洲金融風暴擊倒了多少跨國企業。香港賽馬會在過去數年之情況,雖然在賽馬投注主額節節下降,但馬會在香港的慈善事業金額上投入反有上升之勢。研發處學合組組長方源教授多次走訪黃總裁役,方知他在集團管理上作了最佳的「開源節流」策略。使香港賽馬會的慈善事業能「不退反進」,這就是本校為何,力邀這位卓越校友在離校四十年後重返校園,作一場精闢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