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歷年表現傑出得獎校友事略

發佈日期 : 2011-04-19

歷年表現傑出得獎校友事略

本校春風化雨七十餘載,辦學績優,作育英才無數,學生畢業後,在社會上均有傑出的表現,個個頭角爭嶸,因此,本校畢業生能連續數年贏得國內企業界最愛的美名。特趁此校慶七十週年之芳辰,彙整本校歷年贏得各項全國級大獎之傑出校友名單及簡略事蹟,以饗讀者。惟獎項繁多,無法一一介紹,因此謹臚列院士級、教育部學術獎、全國年度十大傑出青年獎三種,其餘如蘇炎坤教授曾贏得東元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論文獎首獎,王駿發教授曾獲得全國十大傑出資訊人才獎等等,均限於篇幅,無法刊載,在此謹向諸位表現傑出但成為漏網之魚的校友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

院士
吳京
本校校友吳京博士,民國七十五獲選為中央研究院數理組院士,為本校第一位獲中研院院士榮銜的校友,並為美國國家科學學院院士。
吳京博士,生於民國廿三年,四十五年畢業於本校土木系,役畢,在台東中學任物理教師一年,旋赴美國愛荷華大學繼續深造,獲流體力學碩士、博士學位。現任公共事務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美國水利學公司流體力學部主任、德萊威大學副教授、教授、本校校長、教育部長。
他的工作主要貢獻有二大骨幹,第一是對海洋的了解,包括風引起的海浪洋流、海上大氣水泡及海上層氣泡、內面波在洋流及一般海浪之研究。第二骨幹為對高分子體減阻力之研究為主,包括船舶阻力分析及測定。雙管齊下成為一有機組合。在海洋學界,吳京博士享有盛名。

教育部學術獎
土木系林伯堅教授
土木系林伯堅教授,榮獲五十六年度教育部工科學術獎。林教授,日本九州帝國大學工學院土木科畢業,曾服務於貴陽大夏大學、湖南省政府秘書處、空軍上海工程隊等。三十八年八月於本校任教,專長於土木建築結構,曾任水利系主任、工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受聘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講座教授並擔任高等考試典試委員,於六十七年十一月退休迄今。
水利系湯麟武教授
水利系教授湯麟武教授,榮獲五十八年度教育部工科學術獎。湯教授,日本九州大學博士,專長於波浪力學、港灣工程,曾任第二任水工所所長、水利系主任,任水工所所長時,篳路藍縷一路艱辛走來,可謂白手起家,從無到有,發展到今天擁有規模最大的水工試驗場,功不可沒。
化工系石延平教授
化工系石延平教授,榮獲六十一年度教育部工科學術獎。石教授,本校四十四級化工系畢業,從事化工學術研究及教育工作卅餘年,對國家的學術研究、科技水準提升,人才培育等,卓有貢獻。曾任本校化工系主任及研究所所長,工學院院長、台灣技術學院院長,海洋大學校長,數十年來獻身教育。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石校長因公務繁忙,積勞成積,於八十五年四月四日與世長辭,安祥的離開,不禁令人傷感、遺憾。
化工系賴再得教授
化工系賴再得教授榮獲六十二年度教育部學術獎,賴教授畢業於本校化工系,為該科系首屆之學生,賴教授由於研究成果出色,於民國五十二年獲頒日本東京教育大學理學博士,六十五年榮獲理科學術獎,六十九年獲頒中國化學工程學會獎章等殊榮。在成大服務四十四年,曾任化工系主任及所長、教務長等職。他提攜後進、帶動學術風氣,讓成大化工人銘感於內。包括前校長馬哲儒、前代校長黃定加、現任副校長翁鴻山、化學系田憲儒等多位教授都是賴教授的高徒,他們一致推崇賴教授在四十年代,學術環境艱苦,但賴教授仍鑽研於學術的精神。化工系為紀念賴教授生前對化工系的貢獻,於八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賴逝世一週年,假化工系館舉辦「賴再得教授紀念學術研討會暨賴再得教授銅像揭幕儀式」,以往校園內,少有以學術人才為雕像者,但賴教授的身教,讓所有化工人認為值得塑像,以永久懷念。
電機系黃乙卯教授
電機系黃乙卯教授,榮獲六十三年度教育部工科學術獎。黃教授,日本國立大阪大學工學博士,並先後在美國普渡大學、費城大學、加州大學研究多年,三十五年起任教於本校迄至退休。「以回授控制理論討論人口問題」一文獲獎。
物理系李建二教授
物理系李建二教授,榮獲教育部六十六年度理科學術獎,本校物理學士,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渡大學物理博士,獲得博士學位後,即返回本校擔任物理系副教授,歷任教授、系主任、圖書館館長、教務長、副校長。
在學術領域裡,李教授專長於粒子物理,量子理論,曾獲七十三年至七十四年教育部研究傑出獎、七十八年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八十三年中國圖書館學會特殊貢獻獎、八十九年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特殊貢獻獎,共有著作五十餘篇。
化工系黃定加教授
化工系黃定加教授,榮獲六十八年度教育部「工科學術獎」,四十四年本校化工系學士畢業,六十八年取得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專長於薄膜分離技術、超微粉體材料技術、酵素工程、萃取與吸附、觸媒及反應工程等。曾任化工系教授、所主任及所長、副校長、代理校長、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教育部科技顧問室兼任顧間,現任本校名譽教授。
任教時間達四十年之久,兼具亮麗學術成就及豐富行政經驗,更曾獲得徐氏基金會工程科學獎、本校榮譽獎章、教育部重點科技傑出研究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中工會傑出工程教授獎、中國化工學會金開英獎及化學工程獎章、中工會工程論丈獎、中國化工學會最佳論文獎、中國礦冶工程學會最佳論文獎等獎項。
電機系教授吳添壽
電機系教授吳添壽,以「卑金屬厚膜電阻材料之研究」論文,榮獲教育部七十年度工科學術獎。吳教授新竹人,民國四十年畢業於本校電機系,畢業後留校擔任教職,除致力於教學之外,更孜孜不倦於學術研究,五十九年由國科會核定赴日本國立大阪大學研究,返國後接掌本校電機系所,當時研究所成立不久,經吳教授竭力籌劃,始有今日良好的聲譽,造就學生無數,主任屆滿後,任國科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電算中心主任。
吳教授平日除處理繁重公務外,對於學術研究從不間斷,專長於電工材料、固態電子學、半導體、材料及元件、厚膜工程、電子陶瓷,其研究成果甚豐,論文常見於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並常赴國外宣讀論文,為校爭取聲譽。
化工系馬哲儒教授
化工系馬哲儒教授,榮獲七十三年度教育部「工科學術獎」,四十三年畢業台灣省立工學院化學學士,美國維拉諾瓦大學碩士,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化工博士,曾在經濟部聯合工業研究所任工務員及助理工程師四年(1955-1959) ;美國羅澈斯特理工學院任資深化學師六年(1964-1970)。民國59年返本校工學院化工系任教授迄今。
馬教授在師生心目中,一直是一位頗得人緣的好教授,其溫文儒雅的氣質,更與其學者風範相符。近年來馬教授於通識教育開授「大自然的規律」課程,深受學生的喜歡,更出版「大自然的規律」一書,不用方程式來學習自然科學中趣味的一面,體會到科學與藝術之間的問係。
電機系張俊彥教授
電機系張俊彥教授,榮獲七十五年度教育部工科學術獎。張教授,電機系四十九級畢業,交大電子研究所碩、博士,第一位國家工學博士,目前為交通大學校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國家講座教授、總統府國策顧問、行政院科技顧問。曾任交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交大工學院院長、美國司圖加大學物理研究所客座教授、弗羅里達大學電機系客座教授、美國貝爾研究所高級研
究員、本校電機系系主任兼所長、台大慶齡工業研究中心教授。
張院土任本校電機系主任及所長期間,洞燭先機,建立了三至五族化合物半導體的研究領域,開啟國內研究半導體之風,提攜後進,促成學術交流不遺餘力,奠定了本校在半導體之領導地位。
機械系陳朝光教授,
機械系陳朝光教授,榮獲七十七年度教育部「工科學術獎」。陳教授,本校機械系學士、碩士畢業,民國六十八年入英國利物浦大學進修取得博士學位,陳教授可說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學者;其於民國四十九年至五十五年間就任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工務員、工程師;五十五年十月就任本校機械系講師,六十年七月升任副教授,六十五年八月升任教授,七十九年八月至八十二年七月擔任機械系主任兼所長,八十七年七月擔任國家講座主持人;民國六十八年至七十五年間更一方面任教,一方面孜孜不倦於精研高深學問,入英國利物浦大學深造,任教於本校來,陳教授全心投入教學與研究工作,作育英才無數,經他指導的博士、碩士、學士更不知凡幾,可謂桃李成蔭,機械系所多位老師即出自門下。
陳教授是典型的學者與良帥,真正與學生打成一片的好老師,陳老師每每與同學做研究討論,或在學校研究室,或在陳老師家或在餐館敘餐,或與同學漫步校園中,與同學閒話家常,一天的時間幾乎都被學生佔滿了,師生感情融洽,令人欽羨。
機械系翁政義教授
機械系翁政義教授,榮獲八十一年度教育部工科學術獎。翁教授,本校機械
工程學士,美國羅徹斯特機械工程碩、博士,翁教授於美修讀博士學位及博士後研究期間,主要研究為產生熱核熔合裝置其電漿穩定性問題分析,回國任教後因限於環境及考慮對台灣實際有用的因素,不再從事有關電漿物理方面之研究,乃自行開拓其他領域之研究課題。
翁教授指導學生,一直灌輸學生一個觀念:從基礎打起,踏實做好每一步工作,不求結果,只問過程中得到什麼,並從中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歷任本校機械系、所副教授、交通大學機械系主任、本校機械系主任、所長、本校慶齡製造技術發展中心主任,七十七年十月至七十八年七月,借調台灣機械公司任董事長,七十八年八月返校任教務長,八十六年當選本校第二屆遴選校長,八十八年再任第三屆遴選校長,學經歷十分豐富。八十九年五月在總統陳水扁力邀下入閣,接掌國科會主委,於九十年三月五日正式任命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
藥理所張文昌教授
藥理所張文昌教授,榮獲第八十六學年度教育部生物及醫農科學學術獎。張教授日本東京大學藥理學博士,曾任藥理所所長,專長於前列腺素生理活性之研究,賀爾蒙對於老化過程及心血管系統之調節、賀爾蒙對於四烯酸代謝之影響、動脈硬化形成之病態生理學單源抗體之製造及其在生物醫學研究上之應用。研究興趣1.上皮生長因子對十二位脂氧化酵素基因之調控2.內生性脂質氧化抑制因子之探討等。
航太系邱輝煌教授
本校航太系教授邱輝煌,榮獲八十八學年度教育部程及應用科學學術獎肯定了他在航太方面的重大貢獻。
邱教授是國際熱流科學的知名學者。民國五十九年首創群集燃燒理論,為噴霧燃燒研究開創了學術研究的新方向和視界而備受肯定,更被國際學術界公認為二十世紀噴霧燃燒科技理論的重要里程碑;為此,國際學術界尊其為「群集燃燒理論之父」。在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的新書中,更進一步將群集燃燒數命名為「邱數」,以肯定群集燃燒數被廣泛引用的價值。另一個層面上「邱數」更開啟了國內熱流學者的姓名進入國際科學史的先河。
邱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民國七十八年,邱教授應聘回國服務,於本校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擔任所長兼系主任的職務,主持教學行政工作共六年;同時亦兼任航太科技研究中心的主任職務,推動航太科技的發展共計七年。現在則任能源中心的主任職務,以推動國內能源科技的發展。
前理學院院長李羅權
前理學院院長李羅權,榮獲八十九學年度代表學術界最高榮譽的教育部學術獎。李教授,民國卅六年生,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系博士、碩士、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學士。曾任美國太空總署哥達太空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馬利蘭大學客座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阿拉斯加大學物理系教授、兼任物理所所長、東京大學客座教授、中央大學客座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客座教授、名古屋大學客座教授、美國地球科學聯盟期刊副編輯,更於民國八十六年迄今,擔任國家太空計畫室首席科學家,負責規劃中華衛星的科學研究計畫,重視其尖端性及突破性,在中華二號衛星上,以高空大氣閃電影像儀來研究高空大氣閃電,叉稱紅色精靈,對於太空科學工作貢獻卓著。現為國科會太空計畫室籌備處主任。
由於李教授學術地位崇高,獲聘擔任許多重要職務與頭銜,如:傅爾布萊特傑出學者講座、中國科學院空間物理研究所榮譽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際客座教授、紐約科學院院士、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國科會績優獎、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會士。

年度十大傑出青年
小兒遺傳內分泌科主任林秀娟
本校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遺傳內分泌科主任林秀娟,以她在遺傳性疾病防治領域中,對先天異常兒童的協助與關懷,於七十九年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三屆十大傑出女青年」。林醫師,民國六十九年畢業於台大醫學系,畢業後在台大醫院接受完四年住院醫師訓練,即考上教育部醫用遺傳的公費留學,於民國七十三年至七十五年到美國約翰霍浦金斯醫院及紐澤西州立醫院進修臨床遺傳學。經指導
教授李明亮的引薦,與丈夫邱仲慶醫師同時接受本校醫學院的聘請返國任教。
每天接觸先天異常兒及他們的家屬,多年下來使她很自然地能以關懷、服務而不怨嘆的心情對待他們,因為當有部份父母以兒女是資優生而傲視於人時,先天異常兒的父母卻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讓自己的子女邁出小小的一步,使她深深體會人生的意義,而產生一種使命感,希望能付出更多的心力埋首於實驗室研究,發表更多的論文與研究心得來幫助他們。
社工部陳興星主任
社工部陳興星主任,八十三年獲選第十五屆十大傑出女青年,因推動病人團體組織,幫助病人適應生活,表現優異而獲獎。陳主任畢業於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及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曾任台北市療養院社工員、省立台北仁愛之家輔導員,現任成大醫院社工部主任。
陳主任上任以來,她以無中生有的本事,建立了現在擁有八名社工員,足以照顧八百個床位的社工部。近幾年來積極地推動器官捐贈與移植工作,更相繼成立博愛基金會補助器官移植專戶,以及七個病人團體,希望幫助病人適應生活,相互扶持進而能自立自強。
醫技系王貞仁副教授
中華民國第十七屆十大傑出女青年當選名單揭曉,醫學院醫技系王貞仁副教授雀屏中選。
王副教授,是國內少數經過基礎研究及臨床微生物病毒學訓練的專家,八十三年受聘為本校醫學院醫技系,並在國際知名臨床病毒學教授熊菊貞協助下成立臨床病毒檢驗室,短短四年中,不但建立該病毒室的檢驗水準,八十六年腸病
毒流行前,更是最早發現主兇七十一型者,且一直提供衛生單位迅速確實的疫情況,這是她獲獎的主要原因。
醫學系王志堯副教授
中華民國第三十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名單揭曉,醫學系副教授、成大醫院小兒免疫科主任王志堯當選。王醫師畢業於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會服務於台大醫院。
王醫師是國內小兒氣喘免疫疾病的權威之一,對於氣喘過敏的研究,卓然有成,不但多次榮獲學術研究獎,發表的論文也多篇登刊於著名期刊,並且還擔任中華民國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學會以及兒童胸腔病學會之常務理事,推廣了教育疾病防治及學術研究的重任,對於醫學界極有貢獻,這就是能獲獎的重要因素。
營養部主任彭巧珍
民國八十九年由中國廣擴公司、台灣電視公司及中央日報舉辦的第十八屆十大傑出女青年名單七月廿六日揭曉,本校附設醫院營養部主任彭巧珍獲選。
彭巧珍主任獲獎的原因,是長期致力改善偏遠貧困地區民眾的飲食供應,不時遠走離島地區研究本土化、營養化流行病學。以在營養學術實務界的優異表現獲此殊榮,咸認實至名歸。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