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飲用水水質特性
台灣飲用水水質特性
環工系教授鄭幸雄
台灣地區飲用水水源,以地面水為主,地下水為輔。主要飲用水源多位於山區水庫,河川上游攔河堰,皆來自連續山林集水量,颱風暴雨貯水量,和河床伏流集水量之短日期截流所收集的水源。其沿流地質溶於水中之礦物質及腐植質含量不高,但仍因山區土石流暴露地質,河床伏流水溶出沿床地質,而造成台灣北中南流域的水質特性迴異。更何況地面水源因上游山區農牧開墾現況,和村落人棲居之分佈,而承受天然性和人為性的污染,使得台灣各地區的水源水質污染特性,存有不同的水質變化。至於以地下水為輔助水源,更因水量截留曰期長久,各地區不同地質組成,以及當地農牧種類,長期水資源之質與量的變遷,也造成地下水質特性之差異不小。因此,台灣地區飲用水水源水質之深入探索,對國人飲水消費,以及衛生工程師從事自來水工程專業,皆有其必要性。
再論不同特性之飲用水水源,經各地區給水廠所營運之淨水處理程序所得之清水飲用水,也可能因不同淨水功能而產生不同水質特性的飲用水。譬如,自來水淨水場位於山區,和人密集區,其淨水程序場址曝露於流動大氣,和清水埋管線長短距離輸送至飲用水用戶,亦有或多或少的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因此,台灣各地區居民用戶水龍頭所獲得飲用水,仍有其水質特性之差異性。
我國近五十年來,堪稱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極大成長的時代,國人也因民智大開,而對飲用水水質更多體認和期望,當然,對飲用水水質有必要深入瞭解。
1-1 台灣、地區飲用水水源、水質特性之探討
台灣地區降雨量,除了颱風季節全島性驟雨突增量大,北部地區在冬季東北方向氣流帶來較持續性的降雨量,中部地區則有高海拔山脈攔截有持續性水量,南部地區在冬春季則缺少降雨量,東南地區亦然。降雨量大小,水庫留存時間長,河流截留時間短,直接影響水質。台北地區岩石地質為多,翡翠水庫位於國家公園水源保護良好水質。桃園地區石門水庫水源流域廣闊,今年七至九月多次遭逢大颱風帶來破百年記錄的驟時降雨量,土石流挾帶山區地表腐植質,更沖刷地面深度的地質沙土,造成水庫淤泥嚴重。微米大小的微粒濁度高達上萬標準濁度單位(NTU),懸浮性微粒濁度未能重力性沉澱,長達一個月,為台灣歷年罕見的水源水質特性。地質學家宜探討此等濁度成份為何,鋁系化合物較具水合性膠羽,鐵系來自紅土地質,而非台灣中南部常見的鈣系或矽系化合物所形成的濁度或硬度微粒。
台灣中部大河川流域,大安溪、大甲溪之水庫及攔河堰截留大量水量。南至濁水溪流域,理應有高山脈森林截留良好水質,然因五年前中部大地震後,山區地表層結構鬆化,屢次颱風大雨挾帶土石流,沖刷更深的地質沙土。況且山區開墾水果蔬菜園地,水質惡化可想而知。
台灣南部尤其高屏地區之石灰岩及珊瑚地質,乃至河床沙積地帶,河床伏流水儼如地下水庫,溶出更高濃度的鈣鎂離子和碳酸鹽類,因此,此流域之水源含較高的硬度。再加此地區農牧魚殖發達,有機氮及氮磷優養水質出現於水源之現象更普遍,也是水源水質最堪憂的地區。
1-2 飲用水淨水場水質特性之探討
上述台灣北中南東地區水源水質特性,各有差異,但各地自來水廠之淨水程序,皆有國際普及的單元操作流程,針對不同特性的水質,有個別淨化的功能。傳統的淨水程序中;地面水源少量微生物可前加氯消毒;濁度和微藻類,可加明礬鋁系或鐵系混凝劑凝集,再行重力式靜置沉澱去除之;懸浮性微粒可用砂濾池層層過濾去除之:為保水質安全,最後加氯少量可將極少量的微生物和溶解性氨氮,加以破壞分解,而得良好清水質。現今台灣各地給水廠已建立完善的水質檢驗系統,可例行檢驗二十幾項水質,以為品質控制和品質保證之根據。
但因台灣地區性和季節性的水源水質變化,傳統的淨水流程,未必能控制最完善的加藥量和沉澱過濾流況,而引起淨水欠妥的水質轉化作用。例如,水源有機物(有機碳TOC) 偏高,前加氯氧化不完全而產生所謂消毒副產物,有三鹵甲烷(THM)及鹵乙酸(HAA),超量飲用會致腫瘤與健康危害,或氯臭味道,此為國人最敏感的飲用水品質。又如南部石灰岩地區,水源鈣鎂硬度偏高,溶解性硬度,無法混凝過濾,造成國人對飲用水適飲性的不滿意。我國學界要求飲用水總硬度標準值為250毫克/升,對南部傳統式淨水場,更催促其改良更新技術。適飲性飲用水標準也增至總溶解性固體量在450毫克/升以下,氯氮含量在0.1 毫克/升,臭味為初嗅度3級,以及酚類含量在0.001 毫克/升,皆相當嚴格。此等所謂適飲性水質標準,都因國人生活品質要求提昇而制定的,其水質已在人類健康衛生標準之上。
高雄地區各淨水場,已有澄清湖水廠、翁公園水廠和烤潭水廠完成高級淨水程序的大工程建造。以臭氧前消毒替換前加氯,減少三鹵甲烷和鹵乙酸的產生;用活性碳吸附有機性臭味;以微米或奈米級薄膜過濾鈣鎂硬度和有機物;或採用結晶程序分離硬度。此等高級淨水程序,將在鳳山水廠,坪頂水廠等淨水場增建。屆時,上述高雄地區飲用水之適飲性,可以獲得很大的改善。
然而,吾人仍杞人憂天,我國的淨水場各個單元流程設施都是露天式,極少淨水場像歐洲的室內式那般潔淨空間和藝術造型。顧及台灣地區日光強,氣溫高,各淨水場皆在人居住地區,或工業空氣污染可擴散地帶,對開放空闊的淨水場,是否造成二次污染,有待深入調查。例如,大面積的沉澱池和露天的砂濾池,是否會遭污染空氣落塵,甚至候鳥飛越棲息落糞,不無或然率發生。三年前,葉宣顯教授領導本系研究群,在澄清湖水廠完成兩年度高級淨水程序模型場研究計畫。我們曾由砂濾池和活性池等頂層濾料中,使用掃瞄式電子顯微鏡觀測到,各種濾料表面皆生長有少量的藻類及細菌的微生物微膜,請參閱計畫報告書。由此觀測實況推測露天淨水設施有可能滋生微生物於長期運轉後。如此,濾料生物膜吸附牢固,不易被水反沖洗剝落。再者生物膜老化剝落,可能溶解有機性蛋白質,增加後續加氯不徹底的可能性,造成處理過的清水,有極微量氯氮存在,曾經採樣檢測到0.05 毫克/升於清水中,雖然檢測次數不多,仍有此憂慮。因此,建議淨水程序室內化。
1-3 自來水管線未端用戶飲用水特性之探討
台灣地區歷年地震頻率高,地下埋管路線難免被地震震鬆管線接頭,以及地下水位高低,也可能造成地下水擴散入浸自來水水管。再由自來水事業機構調查統計供水量,與用戶接用水量之落差,造成明顯漏水率之事實,可以推測用戶飲用水質變化之可能性。再由學界歷年調查探索配水系統管線中,極微量生物可利用有機碳(AOC)之檢驗結果,證明,自來水管線中水質再惡化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於台灣地區。此現象有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