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談飛機失事 楊忠德(機械64):一個小墊片,都會死人的

ImgDesc
發佈日期 : 2012-05-31

                        文/廖雅楠

 「一個小墊片,都會死人的!」四日上午,機械工程學系64級系友楊忠德返回母校機械系演講「飛機失事憶往」,與學弟妹們分享自己於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工作的經驗談。他說,這個小墊片,就是華航在那霸機場火燒機的元兇。

 楊忠德說,飛機失事的原因層出不窮,譬如打雷或破碎的風扇。他解釋,電流容易集中在尖端處,飛機有尖端部份設計應該加裝避雷設施。2011年11月,澳洲航空公司的空中巴士 A380 於印尼發生緊急迫降,正是風扇破成三塊所造成。1973年11月,從邁哈密飛往舊金山的飛機,第三號引擎風扇完全碎裂,一、二號引擎的發電機擊毀,導致部分氧氣罩無法落下。

  提到華航於1990年至2002年間高達九次的飛機失事記錄,楊忠德嘆道,華航可說是世界上紀錄最差的航空公司,甚至連非洲都比不上,「在短短十幾年間失事那麼多次,實在前所未有。」 

 至於1994年華航名古屋空難,是人為操作不當造成。駕駛員誤觸重飛按鈕,飛機頓時馬力增強。機長發現事態嚴重時,遂請機師取消重飛,機師卻又按下自動降落開關。電腦依當時高度、速度,和角度運算重飛模式,機師又迫使飛機下降,導致電腦與人為操作協調失控造成失速而墜毀。

 對於此次空難,楊忠德表示,若能將現有升降舵位置示意圖移到中央控制台、增加升降舵位置手動輸入和語音警告等,可以降低災難發生的風險。他更強調,機長和駕駛之間的飛行前溝通,必須有共識,使用共同術語,分擔工作和操作標準化。

 2002年華航澎湖空難的致命原因,源自保養不當。機尾曾在香港撞擊跑道,造成機腹嚴重摩擦,當時華航沒有根據標準程序進行維修,機腹受損部位也無遵從波音指示於四個月內更換。楊忠德強調,經年累月的金屬疲勞使裂痕不斷擴大甚至連接,飛機在三萬多呎高空瞬間爆炸,釀成2002年無人生還的悲劇。

 提及日航123空難,楊忠德遺憾地說,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飛機有許多機會可以在海上降落,但類似的災難應變措施在當時並不普遍。他解釋,日航123機尾曾經受損,航空公司未能妥善修補,在往後的飛航過程中,逐漸造成金屬疲勞,使壓力艙蓋破裂打壞尾舵,這架七四七飛機在無法控制飛行方向之下,飛了四十幾分鐘才墜毀,有四個乘客生還,可說是航空史上最悲慘煎熬的一件。隨著技術的改良,現在修補機身不再採用鉚釘,以膠水取代。

 楊忠德最後強調,不當保養和人為操作所等所釀成的空難都可以減至最低,台灣民航局與航空公司,皆應深思檢討與改進之道。

 

瀏覽數: